今天6月25日,上午9点到12:50举行了PMP考试。
这是PMI发布PMP新考纲以前,第一次PMP考试,也是2022年的第一次PMP考试。
下面说说个人关于新版PMP考试后的一些感受,以及对即将参加7月30日的PMP的一些备考建议。
一、考试感受:
这次新版考纲,个人觉得考试难度还是比较大的,至少比冲刺模拟题的难度要大。难度大主要体现是:敏捷题目,还有考混合的题目占比比预想的要多,个人凭印象,不完全估算,敏捷+混合大概占题目的占比是60%,其他基本都是场景题,计算题1个,考质量,风险,采购的题目,每个章节不超过3个题目,大概算占比,传统PMBOK的那些知识点的考试占比大概30%。还有其他的10%,是和环境相关的题目,大概10%。这个是这次考试题目的三大占比吧。(这个是事后,根据回忆来估算的,因为在考试期间,大多数时间可能是不够用的,包括我自己。)
如果不相信我说,可以看看网友们的考试反馈:
下面以流水的形式,描述一下整个考试过程和个人感受:
在9点开考后,做到第10个题目的时候,抬头看了一下教室的电子时钟,15分钟过去,略微超过平时的做题速度;
做到50题的时候,抬头看了一下时钟,10:15分,时间过了65分钟,心里开始有点紧张了,非常担心时间不太够,然后赶紧涂一波答题卡;在涂答题卡的过程中,想着后面要加快速度了;
后面每做20个题目,涂一次答题卡,怕题目勉强做完了,来不及涂答题卡。
当到12点的时候,铃声突然响起,监考老师提醒到,考试还有50分钟。
赶紧看了一下时钟,看了一下试卷,还有50题没做。后面就加速做题,保持1分做1个题。
后面基本大概看一下题干,看一下选项,就选答案,立即开始下一个,不带任何犹豫和思考去琢磨哪个更好。
可能是因为在考前两周太自信,放松警惕没有做复习和做题目练习,以及现场考试的紧张感,及大量的敏捷,混合类的题目,心态有点裂开,状态不是很好。
在考前最后两分钟,12:48分,做完最后一道题,涂完答题卡。
12:50停止答题,交卷;
13:10 出考场,因为中间有15分钟监考老师收答题卡,收试卷,草稿纸,清点答题卡,试卷数量。在清点完成之前,所有人不能离开考场。
出来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考了一个假的PMP,有点难度。好在平时有看过《敏捷实战指南》这本书,对敏捷还是有一些了解的,做题都有一些压力和紧张感。
如果平时没有看过敏捷知识的知识点或没有重视敏捷,估计考试完全被考懵了。
事后,很多小伙伴都说考试太难了,原因就是敏捷,混合的题目太多,很多题目二选一的时候拿不准答案。因此考完之后,觉得心里没有底,不知道能不能通过。
我个人其实也有同样的感觉。这次考试我的状态也不是很好,导致后面几十题答题得太匆忙。但是考过,应该是没啥问题的。坐等一个半月之后的结果吧。
二、对后面PMP考试的同学几点备考建议:
1、一定要重视敏捷的复习和专项练习。
6.25第一批刚刚考过的人的亲身经历,敏捷的题目占比快到了60%。一定要重视敏捷的复习和敏捷题目的专项练习。一定要多练习敏捷题目,多做几遍,找感觉。不要以为把PMBOK的知识点都掌握了,就以为万事大吉。这个是大错特错的。
2、强烈建议看看《敏捷实战指南》这本书。
这次考试里面,出现了很多题目,都是《敏捷实战指南》这本书中的知识点。虽然在敏捷的直播课也有讲,但是可能在听的过程中,以为不在PMBOK里面,好多人没有完全重视,当作加餐课。结果,这次PMP考试,敏捷的知识才是正餐,惊不惊喜,意不意外?
所以,你还没看过的,且还有时间的,一定要去看看这本书。还有一个多月,时间应该足够看完这本书。
(需要这本书电子版的,可以关注,私信我发给你。)
3、混合项目生命周期要足够重视。
这次印象中有至少10个题目是关于混合项目生命周期的题目。从考试题目来看,它已经开始在往敏捷过渡切换,所以出现了比较多的这种场景题。而在过去PMBOK的知识点中,老师可能只让你记住两个极端,一个是瀑布,一个是敏捷或适应性,没有重点讲混合。结果考你混合,这个也变成了正餐,惊不惊喜,意不意外?所以,后面的考生要留意从预测到敏捷过渡的一些知识点和最佳实践。多找一些题目来做一下,找一下题干,提前有一个预判和准备。
4、建议复习多研究考试大纲,根据大纲去针对性复习。
说实话,我看过考试大纲的,但是也没有按照考试大纲来针对性复习,认为自己把PMBOK的内容已经掌握的很好了,没咋重视考试大纲。所以还是建议,有条件,有时间话,按考试大纲来划分章节,来进行备考。
The end ~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